建设中医馆,弘扬中医文化
建设中医馆,弘扬中医文化
中医文化在我国从古到今、从国内到国外的继承、发展、传播和创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,接受了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洗礼,依然熠熠生辉,具有顽强的生命力。中医文化需要进一步去粗取精、去伪从真,精心梳理核心宝贵资源,抢救名方偏方,保护中医传承人,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医疗条件的载体。在这个载体的推动下,参与人数之多,服务人数之众,看得见摸得着,中医文化才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,才有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。
中医文化传播途径
目前,中医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:
1、 中医医院、诊所、药店的中医服务。医院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专业医疗机构,我们传统的医疗机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诊所和药店。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应用中医药为主,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是中医医疗机构的基本发展方向。近年来,这一方向有逐渐偏离之势,主要是中医医疗机构西医化。这是中医理疗和服务的主渠道。
2、 中医院校教育与培训。目前各大医药专科学校、综合院校的中医系以及部分中医培训机构等是中医人才的荟萃之地,是中医理论和文化的聚焦之地,是中医药文献资料保存和交流之地。这是中医文化研究、创新的科研基地。
3、 企业与各种协会。在医疗领域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,诞生了专门的中医企业和中医行业协会。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,无论是央企、国企还是民企,都产生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以中药材、中药饮片、中医药业、中医医疗器械等为核心业务的中医领军企业。这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内生力量。
4、 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杂志、影视、网络等媒体。运用综合性的手段,以群众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形式,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进行普及,让人民群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识。这是营造良好中医发展氛围的主要手段。
5、 民间组织、政府组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。中医文化逐渐升温和传播,引起了国内外相关组织的注意,中医文化成了中国和外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内容。这是有针对性的提升传播。
6、 “国医大师”、中医学术带头人。“国医大师”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,“国医大师”的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。这是中医文化精髓得以保留的摇篮。
7、 中医在国外。近年来,随着中医药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,尤其是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欧洲等把中医药当做“东方神医”来看待,中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毛泽东主席曾经预言:中国有两样东西将来会走向世界,一个是中医,一个是中餐。中医走向世界有利于培育中医产业,发展经济,有利于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,有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,树立中国大国形象,有利于服务世界人民,为人类健康拿出中国方案、做出中国贡献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研究,在新时代,什么样的载体更适合中医药的发展,答案就是——中医馆。
中医馆发展现状
中医馆的发展有比较长的历史,有的名称是用自己独特含义的称呼,一般都是“××堂”称谓,个别也有例外,如北京有同仁堂,杭州胡庆余堂、长沙九芝堂、贵州同济堂、北京长春堂、天津达仁堂、北京乐仁堂、广州陈李济、汉口叶开泰、广州潘高寿、哈尔滨世一堂等都是著名的老字号中医馆。近几年来,随着中外中医文化的交流,开始有了“中医馆”更加清楚的名号。比较著名的“中医馆”有以下几家。
1、上海锦医堂中医馆。锦医堂中医馆由钟文华、王成铭、汤广海、孙竹春等七位名中医轮流到馆坐诊,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独树一帜的特色中医馆。中医馆自成立以来,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,耕耘于望、闻、问、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新,通过运用中医特色诊断方法,结合中药配伍的千变万化辩证施治,对治疗常规疾病,如妇科疾病,骨科疾病,皮肤病,内科疾病,不孕不育、亚健康调理等病种一直走在了中医药科技与学术的前沿,对非常规性疑难杂症疾病也独树一帜,是一所真正具有特色中医的中医馆。锦医堂中医馆传承了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,并采用原汁原味的中医诊疗形式,充分发扬了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和中医的特色优势,自开设以来,吸引了众多患者。
2、广州固生堂中医馆。固生堂中医馆由央企、国内金融机构、著名医师等共同投资的中医医疗连锁机构,为积极拓展和承担起国家医改的基层首诊,双向转诊,医生多点执业及中医连锁的跨省经营,实现国家对中医“连锁化,规模化,集团化,品牌化,国际化”的战略目标,提出了“中医合伙人”计划,采用医生单店入股的形式,与中医生一起开办中医馆。
3、湖南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。神农中医馆以“整理、传承、发扬”中医为主题,聘请一百多位湖南老中医和中医界知名专家教授,对中医药国粹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,恢复中医药教育师带徒传统,组织力量对濒临失传的中医学术思想,独特技术、疗法、偏方秘方等进行挖掘整理,与多家高校,医院、科研机构结成战略合作单位,发展定位为以传统中医药服务为特征的创新型医疗保健机构,努力建设成为中医药国粹研究与开发基地,中医药传承教育基地,中医亚健康管理实践基地。
4、重庆庆德堂中医馆。庆德堂中医馆由谢张伟、黄荣斌、李军等名老中医领衔主诊,以癌症肿瘤调养、疑难杂症治疗为特色,开展内外妇儿等各类疑难疾病的中医治疗,拥有古方“王氏扶正消结方”、“回春延寿丸”、“桃花气血饮”、“川黄调经汤”等独家秘制方剂多种。中医馆是一家尊重自然的古典主义连锁中医馆,目前庆德堂品牌共开设有3家连锁中医馆。
5、济南博杏霖中医馆。博杏霖中医馆是以“振兴中医药事业”为己任,是集诊疗、中药、养生、保健于一体的中医专业机构。2017年被评选为“全国十佳中医馆”,现为山东省医保、济南市医保定点单位。
6、北京同仁堂中医馆。同仁堂中医馆拥有国内医术精湛、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,针对内、妇、儿、外科及各种常见的疑难杂症进行诊治,在全国有多家分号,为当地百姓健康排忧解难。这里的中药饮片均出产于道地产区,品质优良,选料上乘,采用三百多年的传承工艺炮制而成,确保药效显著,延续着同仁堂数百年的不变古训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。还设有代客煎药、中药打粉、代客邮寄等服务
7、 国外中医馆。国外中医馆近几年发展很快,中医普遍是被当作替代医学疗法的一种治疗方法,最被容易接受的是针灸师,美国、新西兰都有专门的针灸师执照,新西兰还有针对针灸师的移民政策。美国人也有他们的草药师。美国人非常喜欢中医,50个州中有46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让针灸行医合法化,但是每个州的要求也不一样,有的要求考“中医基础、针灸、西医”三门即可,有的还要求再考“中药”(包括单味药和方剂学)。国外的中医要求比较高,也比较还原中医本质,就是说国外更需要全科医生,最受欢迎的中医治疗手段就是“艾灸、拔罐、刮痧、针灸”等等,简单说就是都得会。
同样在欧洲也有不少人开了中医馆,启蒙自中医的彭策尔学院遍布德国、奥地利、瑞士等25个国家,培养了包括医生、自然疗法师、理疗师等在内的超过6.5万名学员,足迹遍布全世界,甚至也会建立太极疗养中心。
中医馆由国内走向国外,各有特色,开馆者以自己理解的中医治疗特色为服务卖点,凡中医医疗可以包括的项目,应有尽有。中医馆是中医文化传播发展的巨大推动者。
中医馆的标准
中医馆发源于国内,走向国外,是弘扬中医文化最好的载体。什么样的中医馆才是好的中医馆、正宗的中医馆、能代表中医的中医馆,中国最具有发言权。我们要制定中医馆的行业标准。笔者认为,中医馆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信息:
1、中医馆的业务范围。中医馆首先要核定营业范围,没有符合中医的营业范围,就是名不副实打着中医的旗号进行乱行医的江湖骗子,目前有的中医馆甚至进行堂而皇之的输液。中医的精髓治疗是中药、 针灸、推拿、理疗、 火罐、刮痧、养生等,如何进行科学界别,分类理疗,科室划分,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2、中医大夫要具备。中医馆无论是治疗还是保健,拥有一定数量职业资质的中医大夫必不可少,甚至要有著名的“国医大师”牵头,按照人员数量配比中医医师、中药师及全科大夫等。每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医馆都有若干著名的中医大夫坐诊。有些中医馆本身就是“国医大师”开设的,或者是社会资本和“国医大师”联合创办的。这是中医馆的实力所在。
3、中医药服务要占主流。中医文化包罗万象,中医理疗方法众多,甚至对于攻克有些疑难杂症、慢性病、传染疾病等有特殊疗效。“治未病”又看不见摸不着。但无论如何,中医药服务收入要至少达到50%以上,占主流。中医药服务主要指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等传统诊断手法,使用中药饮片、中成药等中医治疗。同时,对于其它的中医治疗手段要熟练运用,如提供针灸、推拿、理疗、 火罐、刮痧、牵引、熏蒸等中医理疗技术若干种。
4、中医设备齐全。中医候诊室、诊室、治疗室、康复室、中药房等必须隔离,中医诊疗器具如诊断床、听诊器、血压器、治疗推车、脉枕、针灸器具、火罐等齐全,中医用药如中药材、中药饮片、中成药必须质量合格等。中医设备随着科技进步,与时俱进。
5、中医文化突出。中医馆是弘扬中医文化传播的载体,必须在中医事业的宣传、中医医疗技术的研究、中医经典的传送、中医名方偏方的搜集整理、中医文化的交流等方面,担负起应有责任,传播正能量,弘扬中医药。
6、中医馆设计装修风格统一,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。中国建筑讲究对称美,中医文化讲究天人合一。中医馆建设最少总面积要有要求,核心理疗区占地面积要有核定。中医馆装修风格统一,传统文化突出,匾牌对联有规范,衣着有讲究等。
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建设规范一批中医馆,让中医馆承载中华中医文化,悬壶济世,颐养生命,预防疾病,延年益寿,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,做出中国贡献。
该文发表于《健康必读》2021年12月(上旬刊)